體外仿生消化系統(tǒng)在食品營養(yǎng)學領域的應用
點擊次數(shù):1049 更新時間:2021-01-15
體外仿生消化系統(tǒng)是對人或動物的胃腸道進行仿生模擬的設備,可以作為“前篩選”工具開展相關的科學實驗研究,協(xié)助理解消化道里的混合、消化和排空等現(xiàn)象。與體內實驗相比,體外實驗不僅操作簡便、重復性好、取樣方便、成本低廉,而且無倫理限制。因此,體外仿生消化系統(tǒng)在食品營養(yǎng)學、環(huán)境毒理學和藥物學等領域應用廣泛。此前,陳利丁等人在遵循解剖學原理的基礎上,制作出與人胃形態(tài)、尺寸和內部褶皺結構類似的仿生硅膠人胃模型,構建了拉繩牽引的體外人胃消化系統(tǒng)(RD-Ⅳ-HSM),并通過蕎麥的消化實驗對系統(tǒng)的胃排空性能和破碎能力進行了初步評估。RD-Ⅳ-HSM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重現(xiàn)食物顆粒在胃內的分布和排空行為,但是基于拉繩牽引產生的胃蠕動力對顆粒的破碎能力有限,并且食物的胃排空速度不能定量控制,手工制作的硅膠人胃模型耗時、成本高且重復性較差。鑒于此,本論文的主要研究內容和結論包括:1)考察了DIVHS的運動參數(shù)對單一液體和固體的胃排空行為的影響,結果表明改變系統(tǒng)傾斜角可以顯著改變液體和固體的胃排空速率。通過調整DIVHS的運行參數(shù)(胃傾斜角度、幽門開合幅度和速度等)著重研究了300g牛肉和果汁的混合膳食(150g牛肉塊+150mL果汁)在DIVHS中的排空行為,結果表明模擬胃消化得到的固、液組分的胃排空趨勢都與相關文獻體內數(shù)據(jù)一致。應用冪指數(shù)模型分別對固、液組分的胃殘留率數(shù)據(jù)進行擬合,結果顯示固體組分在DIVHS中的胃排空速度(k)、半排空時間(t1/2)和排空滯后時間(tlag)分別為0.0154L/min、74.1min和36.3min,與相應體內的0.0149L/min、75.8min和40.2min非常相似。液體組分在DIVHS中的排空特性也和體內數(shù)據(jù)近似。2)研究了米飯(150g,濕重)和面條(150g,濕重)在DIVHS中的消化和胃排空特性,數(shù)據(jù)結果顯示胃消化120min后,較大米飯顆粒(2mm)的比例從初始未消化時的67%下降至17%,平均中值粒徑從3.7mm降低至2.1mm。該結果表明DIVHS對食物固體顆粒具有較強的破碎能力。此外,米飯模擬消化期間胃排空殘留率的冪指數(shù)模型擬合結果以及胃內容物的pH變化趨勢亦與體內文獻報道相近。面條的胃排空特性與米飯近似,且與體內相關文獻結果相近。3)簡化已有的消化液模擬配制方式,并通過靜態(tài)體外消化的方法研究兩種方法配制的消化液對淀粉和酪蛋白消化的影響。結果表明簡化后的方法更省時力、方便儲存和配制,而且能夠達到一般靜態(tài)體外消化的實驗目的。以上結果表明通過調整和優(yōu)化系統(tǒng)運行參數(shù),可以獲得與體內一致的胃排空結果,證明了DIVHS具有良好的可控性,一定程度上可有效模擬食物在人胃內的混合、破碎、消化和排空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