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米飯的體外消化模擬實驗
點擊次數:1291 更新時間:2022-11-22
隨著時間的推移,由于大米的水解作用,大米顆粒消化物在體內和體外的pH值增高,呈現出先增高后降低的趨勢。了解人體胃腸道的消化過程對于許多食品藥品的研發非常重要,但由于體內實驗有諸多限制,如倫理道德方面的限制、經濟成本高還有較高的技術要求等,而體外實驗沒有倫理道德的限制、節約時間和成本、重復性好、易操作可實驗室化并減少某些動物在進行模擬體內實驗中的犧牲等優點使其越來越廣泛的被使用。
米飯的體外消化模擬實驗:
一、碳水化合物類食品的消化和GI測試,糙米飯和白米飯的體外消化模擬實驗
實驗方法:動態體外消化系統模擬人胃的消化
實驗材料:精米,糙米
實驗內容:胃消化過程中pH變化、胃排空曲線及參數、粒徑分布、淀粉水解率(%)、消化產物流變學測試、消化產物表觀差異
實驗結論:
由于外層麩皮的保護,糙米的結構更不易被破壞,所以其pH緩沖能力更高、食糜顆粒更大、流變性更強,導致胃排空延遲,因此降低了淀粉的胃消化率。本研究為大米胃消化中宏觀結構(即麩層)的重要性提供了定量證據,這可能會進一步影響腸道吸收。與此同時,在整個消化過程中,白米和糙米排出的食糜顆粒明顯小于留在胃內的,這證明了我們的動態體外消化系統有良好的破碎和篩分作用。故利用體外系統研究食品材料在胃內消化過程結構和理化性質的動態變化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